在豫和成果展之前, 星期五班就已透過抽籤的方式決定了未來這一年的習舞方向, 原則上半年一支舞碼, 先學藏族, 再學朝鮮。每支舞碼的前三個月是基本功訓練, 後三個月就開始排舞。
少數民族舞蹈同民間舞一般, 各族有各族的特色。除了音樂、服飾不同外, 身體擺動的方式也很不一樣, 無法借用古典舞或者其他民族舞、民間舞的學習經驗。若是不從基本功學起, 恐怕很難抓得住該族特有味道。
那藏族舞的特色是什麼呢? 嗯… 它像是帶著中國味道的踢踏舞。和西方踢踏舞類似, 跳藏族舞時所穿的是有跟的硬底皮鞋, 只是少了鐵片。不過我們練習時穿的還是有跟的軟鞋。
因為提到了踢踏舞, 老師隨口說起了一些踢踏舞的趣聞。看過愛爾蘭的踢踏舞嗎? 與美國的很不同對吧! 舞者的腳飛快地踩踏出不同的節奏, 可是上半身幾乎是直直的, 沒有太大變化起伏。你知道為什麼嗎? 聽說是因為當時禁止民間跳舞, 愛跳舞的人們因此想出了這樣的舞動方式, 讓警察從窗外巡視時看不出來。老師一邊說著, 一邊模仿著, 逗得我們笑彎了腰。
那藏族踢踏舞像愛爾蘭的踢踏舞嗎? 不, 我覺得比較類似美國的, 較隨性, 但更慵懶些。還有, 還有, 藏族踢踏舞最初可是宮庭舞喔(註1)。
By 禹樺 (Rainy)
註1: 出處:『藏族舞蹈的熱巴、踢踏、勒謝、藏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