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難的藏族熱巴鼓一 (Mock Tibetan Re-Ba Drum – Part 1)



(上圖是我們的克難熱巴鼓, 下圖是真的熱巴鼓)

雖然還有很多的藏族基本動作沒學, 但新年度的開始, 老師還是按照原訂計劃開始教授我們熱巴鼓的基本動作, 希望我們至少能有一些機會多了解藏族舞的不同元素。

可是, 台灣坊間的舞蹈用品社根本沒有熱巴鼓的存貨, 應該是因為市場需求太少的緣故吧! 因此, 老師想到先以漢族的「波鼓」暫代。誰知, 青龍的這一批「波鼓」的鼓柄竟然奇短無比, 甚至比小朋友用的還短, 真是被打敗了。

老師說, 為了預防鼓面被我們打沒幾次就破, 建議我們兩面都貼上膠帶, 這樣即使敲破了, 有膠帶的保護, 鼓面也不會馬上就全部凹陷。至於原來所附的鼓棒, 一來太短了, 再者, 也與熱巴鼓的鼓棒不符。老師於是找來太平鼓所用的鼓棒, 棒頭有一點彎彎的, 然後再教我們用衛生紙將棒頭包得圓圓的, 這樣至少有七分像了吧! 而那太短的鼓柄, 在大家集思廣義下決定找水管來加長, 期待下回上課時就有加長版的鼓柄可用, 呵… 呵…

今天的熱巴鼓動作中有好多翻轉鼓面的動作, 不知是誰先起頭的, 竟將其比喻成像是拿平底鍋的動作, 一時之間誰平常最常炒菜, 誰最不常下廚的猜測都紛紛出爐了, 想是大家手握鼓柄握得太酸了, 趁機摸魚休息吧! ^^

下課後, 因為鼓要留下來加工 (註: 謝謝葉老大, 您辛苦了), 還有同學開玩笑說, 回家後就拿平底鍋練習吧! 會不會太認真了一點呢?

規劃一場小劇場的成果展 — Part 1 (Plan a dance show in a small theatre – Part 1)

In the December last year Teacher Mei-Ling have communicated with us that she thinks it’s time for us to have a dance show in the middle of Year 2011. The show will be present in our dance studio where we are more familiar with only the danceable area will be half of our normal practice space because the other half will be for the audience.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some months to practice, considering how many programs each dancer shall shoulder, memorize, and be prepared (roughly count, each may have 4~6 programs), I can now feel a little bit the tense.

去年年底美玲老師就先預告今年會為我們規劃一場小型的成果發表會。才剛過完元旦, 老師已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們她的規劃…

這個小劇場型態的成果發表會地點就在我們最熟悉的舞蹈教室, 只是表演空間約為我們平常練習空間的一半, 因為要預留一半的空間做為觀眾席; 表演的方向也會稍微有些不同, 當然不能面對鏡子跳囉。

雖然是在舞蹈教室, 但還是會比照正式演出的規格。也就是說, 會要正式著裝, 會有燈光、布幕、地板…等, 所以表演出來的品質當然也必須符合正式舞台演出的標準。

這個演出預計是在暑假。雖說還有半年, 而且多是以這2年教過的舞碼為主。可是算算, 每人平均得負擔4~6支舞碼, 而其中有些舞碼動作我們早就全部還給老師了。看來不繃緊些是不行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