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代價

(圖為2011倚袖情的舞台照片)

連著兩天的排練, 雖然每次僅1.52個小時, 但全身多處已開始在和我唱反調了!昨晚躺在床上抬腿時, 突然想起了當年青訪暑期集訓的那些夜晚, 感覺好似回到了從前那種明明身體已累到無力, 但精神卻依舊亢奮到難以入睡的狀態。唯一的差別是, 那時一週七天, 每天清晨都要早起跑五千公尺, 外加練上12個多鐘頭的舞。歲月真是不饒人啊!

記起前一陣子, 一位愛舞的朋友分享了一則貼文與圖片, 文章內容是講述照片的由來, 而照片是一位知名芭蕾伶娜脫下硬鞋後的雙足, 那雙紅紅腫腫佈滿了繭的裸足, 看了令人動容。文章的末了, 有這麼一句話:成功的背後, 你看到了嗎? 那雙令人不忍卒睹的裸足, 是成功的代價, 也是愛的代價。

學舞之人一定都聽過這句話: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而舞痴之人一定也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與體會:不僅要耐操、耐磨, 還要耐得住性子勤練基本功。基本功雖然枯燥, 卻是所有花式動作的根底。不花時間紮根, 再漂亮的動作永遠做不到那個味。而練舞過程中, 酸痛、拉傷、扭傷、瘀血等都是家常便飯, 是愛舞之人所要付出的代價, 而我似乎也給的心甘情願

豫和舞耘的賴筱婷老師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來提醒我們基本功的重要性, 願與所有愛舞之人一同分享
基本功非常重要!花俏的組合動作人人都可以做,但做出來的是要細膩的還是粗糙的,都取決於基本功的紮實與正確性,甚至要深化至身體裡面與心裡層面。

從平面到立體

上週複習完手姿的組合後, 美鈴老師特別針對其中一段動作再示範了一次, 並加以說明如何能讓動作的表現從平面轉化為立體 -- 其實在東方舞蹈中, 有時只要一個擰身、扭腰、推肩, 就能改變身體的弧度, 讓觀者欣賞到的畫面不再是平面, 而是有深度、有空間的立體。

享受被操練後袖隨心揚的舒暢

(圖為2011倚袖情的舞台照片)

今晚的水袖課, 意外地很多同學請假, 筱婷老師也趁此機會開始執行操練。

老師以三人為一小組的方式嚴格地要求我們反覆跳著最不熟悉的新教動作。不好, 重來; 該有的柔軟度沒做到, 重來; 水袖拋出去的角度不對, 重來; 抬後腳翻身, 腳下的太慢、身體太直, 重來; 水袖從一前一後抛出, 側身的面轉的不夠, 重來; 水袖甩出去的力道不夠, 重來; 身體的呼吸、起伏沒有與水袖、動作配合, 重來。那一段,被歸為第一組的我們大概整整被操練了十分鐘左右吧!當老師換組的口令一下, 我整個人像突然沒了氣的皮球般, 蹣跚地走到教室後面喘氣、休息。

但有被如此操練、調整, 果然有差。

待三組都被操練完畢後, 每一組都有二次的機會輪流配合著音樂重頭跳到尾。我發覺經過那樣反覆地操練, 當音樂一下, 我的身體與水袖可以自然而然地隨著音樂流暢地舞動出老師所強調的那些點, 即使仍有不足, 即使有些動作做得仍不到位, 甚至還腿軟、腳步踉蹌, 但我的腦袋可以滕出原先用來記舞序、想重點的空間去想像我想要呈現的表情與感覺, 同時享受著袖隨身揚、身隨意舞、意隨心現的合一與自在。舞悅, 悅舞。

感謝請假的同學們,讓我們獲得此難得的魔鬼集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