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

在你的身邊有沒有任何一樣事物激起你的興趣、引導你去參與且長達二十年仍熱情不減的呢?幸運地,我有!

前陣子,豫和舞耘的賴筱婷老師決定為長久以來跟隨她學舞的成人學生們成立一個業餘的成人民族舞團。一來,新學生陸續加入,有些班級的人數上探二十人,若不分班,教學與學習品質多少會受影響;再者,新舊學生混雜、程度不一,若不分級,不僅老師在授課指導上較難兼顧,對不同的學生而言,不是不夠操、就是太難。為此,豫和舞耘的大家長葉文錦團長另在敦南覓了一間教室,以開授成人舞蹈班為主。筱婷老師亦請她的恩師蕭君玲老師為舞團命名,取名「悅舞」,希望我們都能快樂地跳舞、樂在舞中。

我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思考「要」或「不要」參與甄試,倒是花了一些時間在填寫報名表的舞蹈經歷上。最初,我只短短地寫了一行就交了出去。一來,自己不是科班生,並沒有許多特別的演出經歷可以多所著墨;何況,考上與否,靠的是實力,又不是紙上談兵的過往事蹟。但,轉念一想,老師們都這麼認真地在籌備成立舞團,雖然只是填報名表而已,自己也應該慎重其事!這一回顧才驚覺,自正式學舞至今竟已過了二十年!

小時候家境並不寬裕,幸運被老師選中去參加民族舞蹈比賽的機會也因為家境而忍痛回絕了;但,喜愛舞蹈的種子卻悄悄地埋入心頭。專五那年偶然得知了「青訪團」的訊息,心中的舞蹈種子開始發芽了。畢業時,我堅定地告訴爸媽,我要插大,沒說出口的真正原因是:我想學舞,考青訪。

進入大學才開始學舞的我曾經猶豫過,起步會不會太晚了呢?但當時從報紙上讀到的一則圖文堅定了我的信念,那是一群年約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們穿著白色的凸凸裙認真地舉腿學芭蕾的畫面。

成年後才學舞,筋骨總是不如小孩般柔軟。每每在拉筋、劈腿、痛苦難耐時,悄悄地在心底一遍遍問著自己,還要繼續嗎?你確定嗎?即使掙扎,我仍舊準時地出現在每一次的社團舞蹈課堂上。

我曾在初學舞的那年,不知天高地厚地跑去參加了社團成果展的敦煌舞舞者甄選,想當然爾是落選了,但也讓我清楚地看見了自己的不足!也曾經在一個民族舞蹈研習營的成果發表會上體認到,原來令人稱羨的身高也可能成為無法參與排練演出的致命缺點。

雖然有過這些打擊,卻不曾減損我愛跳舞的心!有時,挫折後所帶來的勇氣與毅力才是最後能否得享甜美果實的關鍵吧!在那場研習營上我認識了我的民族舞蹈啟老師──潘莉君老師。老師那時剛從研究所畢業,且即將在台北民族舞團附設的舞蹈教室開授成人民族舞蹈課程。

在校內的舞蹈社團習舞,好處是學費低廉;但,學生人數眾多、程度不一,且每學期都可能會有新生加入,老師常常被迫必須每學期歸零,從基礎教起。但在莉君老師的課堂上,老師不僅記得每一位學生的名字,也了解每位學生的優缺點,總是不厭其煩地足一糾正、指導,並隨著學生的進步而逐漸加強動作的難度與深度。

在台北民族舞團舞蹈教室學舞的那幾年,每年到了寒暑假,舞蹈教室都會開辦密集的舞蹈課程,由首席舞者們或是知名的民間舞老師授課。透過去上不同老師的課,我也學著去適應不同老師的教學與舞蹈風格,讓自己的腦袋與身體不會侷限在某一風格而定型。或許就是因為這些磨鍊,再加上一些運氣,我竟幸運地錄選為1997年青訪團團員,在即將畢業的那年實踐了我的夢想!

也是從這樣的嚐試與學習過程中,我體認到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學舞環境及舞蹈老師的重要性!青訪回國後,愛舞的心有增無減。除了最愛的民族外,我也開始學習芭蕾!然後,一直跳到現在,而且衷心地希望能夠一直跳下去!

謝謝這一路舞來所有指導過我的老師、學長姊們以及一起習舞的夥伴們!如今,舞蹈之於我已不再只是表演,而是一場探索自我之旅。我想要的也不再只是穿戴得美美的舞給觀眾看,我更想追求的是身與心的結合,在提沈呼吸間舞動自己的肢體、傳達出舞碼的情緒與意境。即使不在舞台上,就算只是在平日練習的教室內,我希望每一回的舞動,自己都能盡力地舞出當下真切的感受,體會到當下真實的存在

謝謝老師們的認可,也謝謝筱婷老師的用心良苦。精心挑選的卡片,傳達了深切的祝福與期盼!我知道,前方還有挑戰,但我會如同卡片中的舞者們敞開心胸地迎接

不盡完美的完美演出


第十五屆豫和舞耘成果展已於上週日圓满落幕了,緊接著的是一週的停課,讓老師和學生都能暫時從緊繃的排練、上課抽離,好好地放鬆一下。剛開始的一、兩天有些不習慣,突然從熱鬧、舞者般的生活一下子回到單調、上班族的日子,身體與精神上少了這些堂抒壓的舞蹈課,總是份外想念
 今年的舞展是我加入豫和的第五次演出了。原訂在去年(2014年)秋季舉行的演出,因為中山堂的場地一直未有空檔釋出而一延再延。期間,又遇上筱婷老師懷孕、生產,代課的慈茵老師考上研究所等可喜卻又可能影響排舞進度的插曲,更遑論有同學臨時不能繼續參與排練、受傷等狀況,但我們還是跨越了這些小插曲所帶來的挑戰,同心完成了這場演出。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舞展的海報、節目單與入場券是豫和成人班自成立以來第一次躍上版面的一年,採用的照片正是2013年成人班「古風舞韻」的舞台照。有幸出現在宣傳文宣上對成人班的我們而言是一種鼓勵,但或多或少也帶來些許壓力,深怕表現不如預期,怎麼辦?幸好,目前所知的評價都還蠻正面的。



今年的我還是在舞台上出了些許小狀況。有時想想,一場舞序、身段、技巧、情緒、燈光、音響等通通完美到位的演出會否是天方夜譚的奇想呢?至少,截至目前為止,我還沒有這樣的經驗。每一回的演出,我總能抓出自己的缺點,可以再改進的部分等等。果然,標準的完美主義者!


但僅管舞台上所犯下的失誤仍會令我有些懊惱,相較於往年,我已懂得去欣賞自己在面對失誤時的應變能力。例如,今年的自己能在慢拍的當下鎮靜地觀察,然後抓住下一個適合的段落重新溶入舞碼中。或者這就是多年持續不斷地被嚴格操練且至少每年有一回演出機會磨鍊的經驗累積吧!

看著今年背對著觀眾席所拍的團體照,不禁慶幸,還好有老師的堅持,讓我們能再次在一個正式且前後舞台對舞者而言都算舒適的場地進行演出。

一週看似很長,但轉眼即過。感謝有這個沈澱的機會,讓我可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然後待下週開課後以一個全新的自己再次接受新的磨鍊與挑戰。